5艘满载木材的货轮同时在港接卸;原木进出库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山东港口日照港(3.160, 0.00, 0.00%)岚山港区码头前沿的木材泊位上,载有进口原木的船舶正有序接卸;不远处木材堆场内,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日照港深耕腹地木材市场,不断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升级,壮大木材货种优势,构建木材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现在,日照港已拥有6个木材专用泊位和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建有全国规模**、工艺**进的木材熏蒸系统,获批海关总署全国A类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
架木为桥 构建保通保畅大通道
近日,一列载有新西兰辐射松的跨境海铁联运木材班列从日照港岚山港区发往济宁龙拱港,由龙拱港中转至附近的木材加工园,日照港以海铁联运无缝衔接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程“一站式”海铁联运物流服务。
依托山东港口内陆港和物流网络优势,日照港联合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多次深入中西部地区,调研木材市场,拓展原木海铁联运运输通道,联合济南铁路局开通全国首列“新西兰—日照—菏泽/武威”原木海铁联运业务,联合山东远洋海运集团打通“日照—漳州”“日照—大连”内贸转水航线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通过打造木材多式联运方案,真正把“出海口”送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
“日照港提供的木材海铁联运物流服务,有效解决了我们内陆木材加工企业运输成本高、货源紧张等问题,为我们开辟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新通道。”一位来自甘肃的木材企业客户由衷感慨道。
智慧升级 助力效率实现新提升
走进日照港木材堆场作业现场,一辆辆木材智能理货机器人(19.040, 0.69, 3.76%)正繁忙穿梭,却不见理货员的身影。
“我们创新运用5G、AI和环境动态感知等技术,首创全地型远程遥控——木材智能理货机器人,打造全新木材智能理货系统。”日照港三公司技术信息中心信息化管理王丽丽介绍说,“如今,理货员只需坐在中控台前,通过机器人传输的图像,便能轻松快速完成木材点数、制单等工作。”
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日照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生产作业模式向智慧化、流程化转变:联合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建立区块链木材业务服务平台,拓展木材货物溯源、物流、贸易等综合信息交流服务;自主研发木材智能检尺+径级喷码技术,改变传统模式下多人次、多层级现场木材检尺方式,为木材行业提供了检尺新模式;建成木材数字化堆场,实现由“分级指挥”“说话管控”到“集中指挥”“可视化管控”的转变,现场生产协调效率提升30%……通过一系列举措加速智能化升级,木材周转和疏港效率持续提升。
“链”上发力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如今,我们在这里能够享受到堆存、检尺、发货、挑拣、分票等全方位服务,且货物还可就近在临港木材加工园完成加工,十分方便。”一位木材客户对日照港的服务赞不绝口。近年来,得益于“前港后园”木材供应链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日照港。
秉持“链”式思维,日照港联合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贸易商以及木材客户,实现港口、物流、贸易、加工、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方案,推动木材供应链“端-端”优化流程、降本增效;搭建“前港后园”共赢链,建立木材“港产园”一体化运营机制,开创多方共赢新局面;依托“港云仓”平台,首创“木材业务+供应链金融”特色融资模式,为客户提供舱单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木材现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有效联动;联合大连商品交易所,推进木材期货上市和木材期货交割库建设,建立金融行业和木材产业协同发展新优势。
通过打造木材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日照港木材业务运营越来越具专业化、模式化、系统化,港口木材接卸能力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1—7月,日照港进口原木全国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全国木材进口第 一大港地位持续稳固。
面向未来,日照港将强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增强木材产业集聚效应,全面提升木材供应链服务水平,畅通木材运输大通道,为保通保畅、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