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的亚联合创人造板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和生产线升级,年产量已突破20万立方米,年销售额达3亿元,并带动当地产业链经济产值超过2亿元。
胡集镇党委、政府着力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专班服务、产业带动等有效举措,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镇有板材加工、家具制造等木材加工企业3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近年来,牡丹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林产业转型升级。牡丹区自然资源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林产业结构,提升林产业附加值。通过促进小、弱、散、杂林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实施“互联网+林业”,支持企业加强工艺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等发展模式,持续拓宽林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成为知名的区域性木材加工集散地。
在沙土镇,盛世儒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木制品加工+创意电商”的发展模式快速发展。公司采用环保实木打造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书架,兼具收纳与装饰性;融入菏泽牡丹元素,设计出带镂空花纹的木质小边几,让产品自带地域特色;在跨境平台针对海外用户调整设计,为欧美市场定制复古风木质收纳盒。如今,该公司线上订单占比超九成,日均订单量达1000多单,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目前,牡丹区已形成了以胡集镇、沙土镇为中心的杨木刨皮加工业,以大黄集镇为中心的杨桐木拼板和木柄加工业,以高庄镇、黄堽匠为中心的红木和木雕特色木艺加工业等多个产业集群。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大黄集镇形成了林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全镇有木材加工专业村16个,大型木材加工企业13家,小型木材加工企业520余家,可以把一棵树从树根、树干到树枝全部“吃干榨净”。树根可以做根雕,树干去皮后加工成各类板材,树枝加工成家具产品的配套小部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刨花可压成密度板,就连锯末、边角料收集后还可做生物质燃料。各类板材、毛刷把、家具配件、成品家具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韩、新加坡、缅甸等国外市场,累计年产值过15亿元。
60多亩的银杏风景观光区、6万余平方米的乐活主题公园、1000余亩的滨河花果园等一批依托林业而打造的生态旅游产业项目,为小留镇带来了“好钱景”。“我们把土地流转给滨河花果园,一亩地收入一千多块钱,到果园打零工每天收入80元。”村民刘大爷表示。小留镇找准“生态”与“富民”的结合点,通过大力发展林果种植产业,构建起以生态为本、农业为基、农商文旅互促共融的绿色产业链条。
同时,牡丹区推动智能技术与林业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林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了林产品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集资源培育、林木加工、林产品交易三位一体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