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当前位置: beplay 5倍流水 > 木业资讯 > 正文

印度能否取代中国,成为新西兰原木最大进口商?

时间: 2025-11-07 15:42 来源: 木材网 点击次数: 36

      11月3日,来自新德里和惠灵顿的代表开启了两国自由贸易谈判,重点讨论了食品、服务和原产地规则等贸易问题。

      对于新西兰林业而言,关税减免、更清晰的卫生和植物检疫规则以及更深入的监管合作等自由贸易协定可能带来的利好,将显著提升行业收益,推动两国贸易额呈指数级增长,这为印度增加从新西兰进口原木提供了潜在的有利条件。

      这一动态引发了诸多关于双边贸易格局变化的猜测,其中印度能否取代中国成为新西兰原木最大进口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印度已经成为新西兰重要的原木出口市场之一。目前新西兰与印度的贸易额为31.4亿新西兰元,其中林产品价值1.26亿新西兰元,木材产品大幅增长,目前价值7650万新西兰元,而在2023年仅预计为950万新西兰元,增长超700%。

      印度数据增长如此迅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市场的需求放缓。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进口量同比降幅达11%-14%,进口额较2021年峰值减少33%。在此情形下,新西兰被迫开拓印度等新兴市场,取得的效果也相当显著。

      但要说印度取代中国成为新西兰原木最大进口商,却是言过其实,或者说言之过早。综合贸易规模、市场依赖度及供应链稳定性来看,印度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作为新西兰最大原木进口国的核心地位。

      一方面,中国长期占据新西兰原木出口的“压倒性优势”。

      数据显示,新西兰60%的原木出口至中国,年林业收入约66亿美元中,中国贡献占比超六成,且提供3.5万至4万个就业岗位。

      相比之下,印度与新西兰2024-2025财年林产品贸易额仅1.26亿新西兰元(约合0.8亿美元),不足中国市场的零头。即便印度此前贸易量曾达每年170万立方米、贸易总额2.5亿美元,仍不足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且新西兰林业私有化程度高达94.1%,21家企业控制约110万公顷林地,其出口策略以“稳定大客户”为主,资源向印度倾斜的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印度林业加工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仍制约其大规模进口能力。例如,印度木材加工行业技术落后,难以快速消化大量原木,而新西兰原木出口以“直接出口”为主,加工成本优势不明显,导致双方合作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相对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木材加工基地之一,港口、物流和加工网络成熟,且对高附加值木材产品需求增长,仍是新西兰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短期来看,尽管印度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加速推进,双方在林业领域合作潜力显著。但长期看,印度更可能成为中国市场的“补充者”而非“替代者”。中国长期承接新西兰绝大部分(据传超80%)的辐射松原木,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对新西兰至关重要。对于新西兰而言,如何在保持中国市场稳定的同时,挖掘印度潜力,将是其林业战略的关键。

      · 以上仅为本网观点,仅供大家参考阅读。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海涵指正!

本文关键字: 印度 新西兰 木材

热点新闻排行

Baidu
map